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消费维权 >> 时尚消费 >> 食品

巴西鱼“游上”中国餐桌

来源: 中国质量报 作者:陈威华 赵焱 2017-08-10 14:05:12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3个月的时间,库鲁萨的热带阳光将原本白皙的巴西华商宋远雄晒得黝黑。“你这样临时打电话要订货,我实在无法满足需求,现在的订单已经排到了年底。”他用中文对电话那头的客户解释道。

  位于赤道附近的巴西小镇库鲁萨属于亚马孙河口地区。巴西绵长的海岸线使其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亚马孙河口一带,大陆架宽广,渔场条件极为优越。每年下半年,一场场接踵而至的鱼汛让当地渔民们喜上眉梢。

  日前,在邻近库鲁萨的维日亚市,新华社记者清晨时分前往当地鱼市采访,只见刚刚捕捞出水的野生大黄鱼、鲶鱼等,被渔民从停靠在鱼市码头的小型机动船上一箱箱地抬下来,直接送到摊位上销售。笔者试着提起一尾一米多长的大黄鱼,“这条鱼重9公斤。”边上一名鱼贩说。

  “新鲜大黄鱼是当地许多人家日常食用的主要鱼类。不过,销往中国的经济鱼类主要是带鱼、小黄花鱼和鲥鱼。”宋远雄告诉笔者。带鱼和小黄花鱼都是中国海域的常见鱼类,而鲥鱼在中国则是一种珍稀名贵经济鱼类,产于长江下游,被誉为江南水中珍品,但这几年国内产量日减,来自巴西等南美国家的水产及时填补了空缺。

  作为巴西广州企业家协会会长,宋远雄移民巴西已经20多年。他原先在巴西最大城市圣保罗从事家用电器行业,但是禁不住国内合作伙伴的再三“诱惑”,3个月前,他离开了繁华热闹的大城市,将维日亚作为基地,在亚马孙河口地区开起了渔业贸易公司。

  “别人是‘十年磨一剑’,我感觉自己是20年磨一剑。以前从未想到做渔业生意,但20年旅巴生涯让我不仅掌握了语言,熟悉了进出口流程,而且也积累了人脉。现在国内对巴西水产的需求十分旺盛,我感觉渔业贸易可以作为个人新事业的起点。”宋远雄说。

  几个月下来,宋远雄已经在当地建立了采购、加工和外贸一条龙渠道。从维日亚到库鲁萨以及整个亚马孙河口地区,他率领巴西员工四处奔走采购,一车车、一船船的水产,从周边市镇运到库鲁萨加工。

  眼下鱼汛尚未真正开始,但在库鲁萨一家水产加工厂里,一车车水产已经从四面八方运到工厂来等待加工。当地工人根据巴西检疫部门规定的程序,对接收到的鲜鱼进行清洗、分拣,然后按照个头大小不同装箱后送入冷库保存。笔者注意到,在工厂的代客加工日程表上,有包括宋远雄在内的几名华商的名字。这意味着,这几批水产很有可能日后将成为中国老百姓的盘中餐。

  宋远雄表示,尽管他的渔业贸易刚刚起步,但他目前收购的水产就已经足够装满两个集装箱。再过几天,这批水产将通过远洋货轮启程运往中国内地和香港,预计45天后就能出现在中国老百姓的餐桌上了。

  未来几天,宋远雄将前往阿马帕州首府马卡帕市收鱼,那里是亚马孙河的主入海口,近期出现了带鱼鱼汛。这位巴西华商预计,随着各方面渠道的顺利铺开,在不久的将来,每年发货量有望超过30个集装箱。

  中巴渔业贸易的迅猛发展,对众多维日亚和库鲁萨居民来说,是个令人鼓舞的好消息。46岁的维日亚居民托马斯从事水产收购多年,他已经与几名华商进行合作,并尝到了甜头。托马斯说,他的目标是到年底前,卖掉一家五口人目前居住的郊区平房,搬到条件更好的镇子中心居住。“巴西具有丰富的水产资源,我们希望中国老百姓能够经常吃到巴西鱼。”这名憨厚的中年男子说。

声明:长城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新闻爆料联系方式:15511386191 QQ:648308142 。

关键词:餐桌,巴西鱼

责任编辑:段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