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计量日回顾之:2014计量与绿色中国

2021-04-29 17:06:00 作者: 来源: 长城网综合
分享:

  2014年我国世界计量日主题:计量与绿色中国

  2014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实施《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关键一年,也是全国质检系统深化改革年。各地、各部门和全国质检系统认真贯彻落实《规划》,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开展了大量工作。

  2014年已经远去,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2014年的那些计量精彩往事:

  各地狠抓《规划》贯彻落实工作

  事件回顾:2014年,各地、各部门和全国质检系统狠抓《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落实不放松,以落实《规划》为契机,不断谋求计量工作新突破和计量服务新举措,大力提升计量的基础地位。

  入选理由:《规划》的发布,是计量系统的大事。《规划》是计量事业发展的“灯塔”,是计量改革的“导航仪”。但是,《规划》发布、实施意见出台只是刚刚迈出第一步,到底能不能抓住实施《规划》的历史机遇,用好《规划》这把利器,把“计量梦”变成现实,关键在于狠抓落实。

  意义:各地、各部门和全国质检系统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狠抓《规划》落实,有利于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规划》要求上来,通过积极筹划、认真研究、分步实施、不懈努力,必将使计量工作再创新佳绩,再上新台阶。

  省级以下质监行政管理体制调整

  事件回顾:随着2014年2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质检总局关于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4〕8号)公布,2014年3月26日,国家质检总局、中央编办、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以国质检法联〔2014〕175号发布《关于调整省级以下质监行政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

  入选理由: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机构改革的大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质量工作,作出了调整省级以下质监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决策。这一事关技术机构和广大计量人命运变迁的大调整,必定成为2014年大家关注的重点。

  意义:各地如能紧紧围绕加强质监工作和完善质监部门自身建设,认真总结近年来的有益经验和做法,稳妥解决调整中遇到的问题,确保质监工作的稳定性、连续性,切实做到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监管不软,确保不因体制调整影响各项工作。此次管理体制调整对加强产品质量安全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落实和强化地方政府责任,都具有重要意义。

  《新中国计量史》首发

  事件回顾:2014年5月20日是第15个世界计量日,《新中国计量史(1949-2009)》(以下简称《新中国计量史》)首发式作为国家质检总局庆祝世界计量日纪念活动之一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务委员王勇对《新中国计量史》首发作出重要批示,国家质检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支树平出席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吴清海副局长为《新中国计量史》首发揭幕并致辞。

  入选理由:盛世修史。《新中国计量史》的出版发行,是新中国计量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这部鸿篇巨著是新中国计量事业发展历程的全面反映,是新中国计量工作在各领域取得成就的真实记录和客观评价。《新中国计量史》自启动编撰工作以来,得到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19个国家部委(单位)的支持,凝聚了一大批领导和专家学者尤其是作为总编撰的《中国计量》杂志社编委会副主任陆志方的大量心血、智慧和汗水。史籍编整办公室所在的《中国计量》杂志社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意义:“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编撰出版《新中国计量史》的过程,与党中央确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同步,其重要意义值得我们深刻领会。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系统全面地了解新中国计量历史,领会和坚持计量使命,更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坚定新时期计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存史、资政、教化,正是这样的时代任务和要求,把我们推到了编撰《新中国计量史》的大舞台,让我们在有幸亲历和记录新中国计量事业恢宏巨变的同时,不断续写当代中国计量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开展“计量与建设质量强国”专题征文

  事件回顾: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探索和研究如何通过计量手段更好地推动和提高质量与效益,为建设质量强国服务,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和《中国计量》杂志社联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计量与建设质量强国”专题征文。作为计量宣传排头兵和此次征文联合举办单位的《中国计量》杂志,在整个征文活动的发起、宣传推广、稿件征集、编辑加工、择优刊发、征文汇编等方面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充分体现了行业权威媒体的专业性,确保此次征文活动高质量地圆满完成。

  入选理由:征文围绕计量与质量的关系,如何通过计量手段促进和提高产品质量,如何通过计量服务推动产业升级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如何通过计量改革发展推动建设质量强国等,展示了计量在质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魅力和作用,其中不乏生动的案例和经验介绍,已陆续通过《中国计量》杂志择优刊发。

  意义:通过开展“计量与建设质量强国”征文活动,启发了大家共谋质量发展的思路,增强了为质量发展服务的意识和观念,对于进一步探讨计量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地位与作用,并尽快把好的经验和做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进一步提升计量服务能力,推动“三个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我身边的计量人”事迹介绍活动启动

  事件回顾:2014年10月8日,国家质检总局印发《质检总局关于组织开展“我身边的计量人”事迹介绍活动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我身边的计量人”事迹介绍活动。在总局计量司的直接领导下,《中国计量》杂志社全体人员高度重视,倾力而为,制定了活动整体宣传方案,制作了宣传海报,在杂志开辟专栏,并通过主办的网站、微博微信平台等进行广泛和深入的宣传。作为此次活动第一道重要关口的“我身边的计量人”事迹报送系统,设在由《中国计量》杂志社主办的中国计量网,由杂志社负责开发、维护、宣传等相关工作。后续的网络投票评选,以及活动进展情况等都将通过此系统第一时间发布官方相关信息。

  入选理由:此次活动,社会整体的参与度和关注度都非常高,通过深入寻找、发掘、宣传有代表性、高素质的“计量人”,可展示广大计量从业人员高尚的职业品德、积极进取的工作情操、“精思国计,细量民生”的职业风采;展示我国计量事业的蓬勃发展,展现计量工作对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服务经济转型发展、增强国防建设实力以及保障民生等方面的重要技术基础保障作用。

  意义:该活动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国计量从业人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使全社会关心计量、了解计量、参与计量,营造全社会关注计量、重视计量的良好氛围。

  国家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建立

  事件回顾:2014年,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纳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9号)等文件要求,使构建国家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的理念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和认同,为今后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实施营造了良好氛围。

  根据我国产业发展的需求,新批复筹建国家航空器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国家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和国家节能家电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截至目前,全国批准筹建的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总数达到10个,还有一批正在积极准备申请筹建。

  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对产业计量中心验收规则等相关管理规定进行了进一步修改,探索完善国家产业计量中心的筹建、验收运作机制。目前,国家运载火箭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已通过验收。

  入选理由:构建国家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是国务院《规划》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涉及42个量化指标中的7个,是《规划》的一项重点工作。

  意义:构建国家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可加强计量服务与保障能力建设,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

  我国铯原子喷泉钟获准参与驾驭国际标准时间

  事件回顾:2014年8月7日,国际时间频率咨询委员会频率基准工作组通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由该院研制并运行的“NIM5激光冷却-铯原子喷泉钟”(NIM5)通过评审,被接收为国际计量局(BIPM)认可的基准钟之一,参与驾驭国际原子时。8月8日,BIPM正式通知中国计量院,从8月起,NIM5的数据将刊登在BIPM每个月向全世界发布的权威文件《时间公报》(Circular T)上。

  入选理由:我国成为继法、美、德、意、日、英、俄之后,第8个得到BIPM认可参与驾驭国际原子时的国家,在国际标准时间的产生过程中不仅具备了“话语权”,更具备了“表决权”。

  意义:准确可靠的时间频率是国家基础战略资源的一部分。许多重要领域,如卫星导航、网络、通信、电力、交通、金融等的安全运行都要依靠高准确度的时间频率计量。在国际标准时间的产生过程中,获得BIPM认可的8国“世界上最好的基准原子钟”提供的数据如同“准星”一样“驾驭”国际原子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跻身驾驭国际原子时的行列,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非常时期,一旦不能使用国际校准数据,NIM5可独立驾驭守时钟组,“守住”中国原子时,使我国时标系统独立保持5?10-15的高准确度。

  “国家直流大电流计量标准研究建立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事件回顾:2014年1月10日,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联合云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完成的“国家直流大电流计量标准研究建立与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入选理由:课题组解决了高准确度直流电流比较仪(DCC)在额定磁势和实际工作条件下的自校准难题,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取得多项自主创新成果。项目成功应用于多家金属电解企业,为企业优化工艺提供了在线测量支持,帮助企业提高整流运行效率,降低直流电单耗,节约电能约1000万千瓦时/年,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为国防、核动力、高铁、电机、电动汽车等行业大电流测量标准和传感器制造企业的研究、设计和检测提供了量值溯源和技术支持,为高准确度仪器仪表制造企业提供了技术咨询。

  意义:随着我国计量科研水平的逐年提升,计量科技成果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技术支撑。

  首届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表彰大会召开

  事件回顾:2014年5月20日世界计量日当天,首届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表彰大会召开。本届共有43个项目分获一、二、三等奖。国家质检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支树平,王补宣、金国藩、王志新、王立鼎、黄先祥、李天初等6位院士为一等奖获得者颁奖。

关键词:世界计量日责任编辑:段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