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档婴幼儿奶粉添加剂最少40种

来源: 新京报 作者: 2014-07-08 13:55:16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观点3添加应看有无必要

  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添加应该有两个概念,一个是牛奶本身有的,但是含量不够,所以要添加一些;另一个是牛奶本来没有的,加入了另外的东西。

  牛奶由将近三百种元素组成,矿物质就有几十种,还有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等,比如牛奶脂肪的组成结构跟母乳的比例是相反的,母乳的乳清蛋白是占70%到75%,酪蛋白才占20%到30%不到,而牛奶,酪蛋白就占80%,乳清蛋白只占20%,如果不进行调整,这样的牛奶喝下去,婴幼儿肯定消化不良。

  所以,在配方奶粉中就把酪蛋白的含量降低,同时提高乳清蛋白,乳清蛋白从20%提高到60%,酪蛋白从原来的80%调到35%到40%,这样就便于婴幼儿吸收了。而要提高乳清蛋白的含量,需要加入乳清粉。

  有些添加,完全是另外的东西,对婴幼儿不会有实质的好处,但是它们作为奶粉的配料却符合市场的需求。比如香精,因为奶粉本身就没那么香,加了香精,可以改善奶粉的气味和口感。还有一些添加,是功能性的,比如DHA,胆碱,以及另外一些脑部营养物质,据说能对脑部发育有促进作用。

  一家国际乳企研发机构的负责人坦承,奶粉中部分食品添加剂的存在完全是一种市场导向的结果。目前各家企业的奶粉配方基本上都是严格按照国标要求选择使用。通常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食品添加剂不会对婴幼儿的健康造成直接影响,然而,一些食品添加剂可以起到优化奶粉的工艺、改善产品的感官等作用,例如磷脂可以增加奶粉的速溶性,部分三段奶粉(1岁以上婴儿喝的奶粉)允许添加的香料则可以改变奶粉的口感等。

  什么时候添加?

  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需要后期添加

  王丁棉介绍,大部分物质是在生产前期的搅拌混合阶段就加进去了,因为这些物质都是干的,很少液态,在前期投放,经过搅拌、混合、再充分溶解,它们在产品里的分布会比较均匀,也比较容易融化和被人吸收。还有一部分物质,需要后期添加,比如维生素,都是很敏感的营养物质,如果提早放进去,并且按照标准放,上市后维生素含量可能不达标,因为它不稳定,在运输过程会分解流失掉一部分。如果多放,又可能会超标。

  因为这个工序,很多洋品牌选择往中国发大包装基粉。基粉是在国外的工厂生产,先把70%、80%需要添加的成分都混合在一块,再打成50公斤一袋的大包装,按原料进来,之后再在国内的工厂,把敏感的物质,比如维生素投放进去,再搅拌混合,再分装,这就可以保证达到出口国家的相关标准。

  顾佳升介绍,所有的国际标准,在定义里都单独明示加工工艺要素。我国标准则提到了“采用适当的杀菌或灭菌等工艺”,然而在我国乳品标准体系内并没有“杀菌或灭菌”工艺的明确规定,何谓“适当”?可能将是以后贯彻实施本标准的一个难点。

  标准

  由原卫生部颁布,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中,维生素、矿物质,以及乳铁蛋白等,均在营养强化剂名单中。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2011年公布的“食品添加剂标准目录”上,各种食品营养强化剂,均在其列。

  过度加热或有损配方乳营养

  乳品加工工艺中的核心部分是热处理。在国际奶业标准里术语“热处理(heat treatment)”指的是:为杀灭和抑制物料中的微生物同时控制其物理化学性状只发生有限的变化,强度不低于巴氏杀菌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加热操作方法。虽然国际标准在类似概念里一般都不涉及工艺内容,但工艺一般另有配套标准,都有“添加了添加剂后”的热处理强度规定,即强度比适用于奶制品同类产品的略高。

  还有,适用于加工“奶制品”的生奶是不允许在储存和运输期间施行任何杀菌处理的,包括“热抑菌”在内,对生奶只能进行一次性的连续热处理,且强度也有严格的规定。至于用于加工“调制乳”的生奶,在不少国家则是允许施行热抑菌处理的。

  长期以来育婴科学形成了一个共识:以反刍动物乳汁为原料的婴儿食物,其成分如果不能完全与母乳一致,那只是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主要是比例失调;相反,如果在婴儿食物中混入了母乳所没有的其他成分,则将可能形成致命的缺陷。

  不过,婴儿配方乳和婴儿乳粉比任何乳制品更需要注重防止“热对乳的伤害”,因为过度加热必将导致乳汁不同成分之间化学反应的加剧,势必一方面减少乳汁本身具有的生理活性营养素成分,另一方面还将或多或少地产生许多种类不明的其他物质而大异于哺乳动物的乳汁。

声明:长城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新闻爆料联系方式:15511386191 QQ:648308142 。

关键词:婴幼儿奶粉,食品添加剂,奶粉添加剂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责任编辑:武亚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