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消费维权 >> 维权

滴滴在上海运用价格杠杆推广“沪郊快车”

来源: 中国网生活消费 作者: 2016-06-13 17:54:37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周健报道 滴滴在上海调整了补贴和促销的侧重点。滴滴今天(6月13日)宣布,今年3月推出了滴滴快车的上海特色版本-----“沪郊快车”,几个月测试下来,效果显著,外环外订单占比接近三成,相比年初增长了将近一倍。“我们通过市场营销吸引市民体验。而在高峰时期,运营策略主要倾向地铁站周边,尽可能引导司机。”滴滴人士今天指出,运用运营策略、价格杠杆等手段,可以尽可能实现运能合理调配。

工作日存在潮汐式迁徙

由于人口疏解政策的推进,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职住分离情况明显,通勤时间动辄长达40分钟以上。2003年以来,上海在宝山、嘉定、松江、闵行等近郊地区,开展新一轮市属配套商品房基地和大型居住社区建设,加之房价“梯度效应”,以及不断有地铁新建或延伸,较大规模人口随之迁居外移,但依然在中心城区上班,产生了明显的潮汐式迁徙动态。

滴滴出行平台大数据显示:早高峰期间外环外人口大量流入市区,晚高峰又回流至沪郊。其中,连通地铁1号线南北的闵行、宝山两区开发早、小区较成熟,人口潮汐迁徙最为明显,一东一西贯通9号线的浦东、松江两区也呈现上升态势;而中心城区的黄浦、徐汇、(原)静安、长宁为主要人口流入区域,紧挨黄浦、(原)静安的虹口、(原)闸北人口流动则相对平衡。

受到职住分离影响,上海市人均通勤距离19公里,平均通勤时间50分钟,明显高于长三角地区其它城市。外环外地铁站成为市民早晚高峰出行的主要中继站,但衔接居住社区到地铁站点、公交枢纽的路程则完全由地面交通承担,“最后一公里”出行需求突显。针对该问题,上海近些年来不断推出并完善社区穿梭巴士、短驳公交、公租自行车等解决方案,但与快速增长的近郊居住社区和出行人口数量相比,仍存在运能缺口。

“沪郊快车”倾向地铁车站

去年5月,滴滴首次对外提出“潮汐战略”,整合社会上的专业运力和零散运力,通过分档运营手段,灵活满足高峰期低谷期不同时段的民众出行需求。在技术和大数据的支撑下,潮汐理论将市场的空间点位进行了数理计算和统计,能够迅速发现集中出行需求与实际运能缺口,并及时运用运营策略、价格杠杆、市场营销等手段,尽可能实现运能合理调配,滴滴专车的跨年夜保障便是该战略在上海地区的一次经典案例。

今年2月,滴滴快车正式进入上海,相比专车拥有较大价格与运能优势,更加契合短驳出行需求。经实地调研后,滴滴快车于3月推出了上海特色版-----“沪郊快车”,着眼于拓展增量运能,运用电子围栏等技术手段将运能锁定在外环外区域,并通过市场营销吸引市民体验。而在高峰时期,运营策略主要倾向地铁站周边,尽可能引导司机满足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

城市交通专家表示,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理想的办法是实现产城融合和职住平衡。从交通服务体系分析,需要从完善交通服务系统着手,填补“最后一公里”的短驳“盲区”,使之成为服务于人们出行全过程的交通环——比如,调整公交线路,加密发车班次,有针对性地改善公交服务;开通穿梭巴士,实现社区微循环;发展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填补盲点区域。而“沪郊快车”服务则是“互联网+出行”理念,在解决类似“最后一公里”等具体交通难题时的实际运用。

外环外订单占比近三成

滴滴快车上海城市经理林冉介绍说,“沪郊快车”服务开通已满3个月,经过持续摸索与及时调整,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也获得了较好的反响。目前,滴滴快车外环外的订单占比已达28%,相比年初增长了将近一倍,与内环内的33%成为快车上海订单最多的两个区域。

外环外的订单中有15%是起点或终点为地铁站,明显高于全市9%的平均水平;尤其是早高峰时段,外环外的地铁站订单占比近21%,远高于市区的9%。滴滴大数据显示,外环外地铁站订单TOP10中,分别有4个位于闵行和松江,浦东和嘉定各有1个,其中,莘庄、九亭、松江大学城位列前三。

林冉表示,“沪郊快车”是滴滴聚焦城市本地化特色的一次有益尝试。“我们希望通过分享经济理念、技术与大数据让出行更便捷。沪郊快车的模式帮助人们更好地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

声明:长城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新闻爆料联系方式:15511386191 QQ:648308142 。

关键词:电子围栏,出行,沪郊快车,外环,运能,上海特色,最后一公里,价格杠杆,运营策略,盲区

责任编辑:消费维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