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消费维权>>生活维权>>

恶意评论随之泛滥 匿名社交APP走红

http://www.hebei.com.cn 2014-04-18 08:25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近日,一款基于手机通讯录的匿名社交APP“秘密”蹿红网络。据了解,“秘密”采用在熟人圈里匿名留言的形式,初衷是为了让用户真实地表达想法、宣泄情绪。不过,随着它的迅速走红,一些流言蜚语甚至虚假信息也开始在“秘密”上悄然传播,众多问题接踵而至。较之开放社交形态,匿名社交有其特色,有存在的必要性与现实性,但目前的匿名社交环境存在安全隐患,亟需信息监管审核。

  匿名社交应用走红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普遍的社交需求,匿名社交APP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硅谷,最近最火的当属Secret,用户以匿名的方式向手机通讯录中的好友分享图片、文本信息,其特色是在熟人关系间匿名分享信息。而早前的Whisper则是建立在完全陌生人基础上的匿名广场式社交,其特色在于通过内嵌有文字的图片来发布秘密。Yik Yak同样允许用户对朋友发送匿名消息,但禁止高中学生使用这项服务。Shrtwv、Banter、Blink等匿名类应用上升势头也很强劲。

  在国内,创业者也争相模仿、开发匿名社交APP。“陌陌”是基于地理位置的社交APP,用户可以向任意范围内的陌生人发送短信、语音、照片以及精准的地理位置,还能将网络关系转换为线下的真实关系。2014年,“秘密”、“小声”迅速出现在公众视野里,“小声”类似于Whisper,以图文混排的方式呈现内容;“秘密”的设计理念则模仿借鉴了两个多月前发迹于硅谷的“Secret”。

  “秘密”上线后迅速走红,用户的增长速度及用户发布内容的概率都远远超出了开发团队的预期。自4月4日在苹果App Store上架至今,“秘密”已蹿升至免费榜第11位、位列社交类排行榜之首。

  “秘密”的传播范围基于手机通讯录,相当于匿名社交与熟人社交的“结合体”。用户通过手机号注册后,通讯录里的好友将被收录,一旦其他人注册,将形成一个“隐形的朋友圈”。用户和他们手机通讯录里的好友、以及好友的好友,可以通过这款APP匿名地爆料、八卦、吐槽、分享秘密、点赞或者评论。此外,系统也会推送全国各地的热门秘密给用户。该款APP采用了加密技术,用户无法知晓信息的发布者,只会显示“朋友”、“朋友的朋友”、“朋友圈”,即使是内部开发人员也无法看到发布者的真实身份。

  “秘密”为什么会这么火呢?其卖点在于为用户提供一个完全匿名的私密倾诉空间,所有不能对家人朋友说的秘密、不能在微博微信上表达的真实想法,都可以在这里倾诉。另外,在匿名社交形态下,熟人之间少了来自身份、关系、人情等方面的顾忌,可以畅所欲言,大胆吐槽、爆料、抱怨、发泄,而窥探隐私恰恰又是人的天性,或许这正是这款APP最大的吸引力所在。

  匿名社交陷入泄密危机

  随着“秘密”的蹿红与用户的巨增,APP上传播的内容开始失控、逐渐偏离其初衷,用户以匿之名,分享的秘密可谓包罗万象,熟人圈的匿名社交陷入泄密危机。有爆料朋友隐私丑闻、披露伴侣往事的,有曝光公司内幕、泄露员工薪资的,还有抱怨公司、领导和同事的,如“某地产公司高新挖走了我们公司的营销总监和他的团队”、“原来的闺蜜无耻地抢走了我的男友,他们今天结婚了”。

  同时,一些目的性的极强的“秘密”开始泛滥,比如投资、公关和媒体从业者最爱的情报、线索和新闻源,一条消息写道“一个客户买走了我们画廊的一幅工笔牡丹,6位数的成交价是成本价的3倍,真暴利”,或者威胁用户切身利益的出轨、行贿证据等等,这类信息具有相对较大的价值,但也不乏虚假捏造的可能性。

  此外,“秘密”浇灌了人性恶之花,在匿名的掩护下,一些用户无所顾忌地进行人身攻击、谩骂侮辱、诽谤造谣,甚至还充斥着色情、暴力的内容,像“XX考试一定夹带小抄了,不然怎么能拿第一”、“求包养”等。

  这些的匿名卑劣行为引发争议,让“秘密”淹没在用户和网民的口水中:“传播负能量”、“这个地方迟早会成为烂泥塘”、“不需要为你说过的话负责任”、“只有流言,没有秘密”。

  “秘密”APP作为匿名社交,存在道德风险、安全性、真实性等方面的问题。针对恶意言论和隐私名誉侵犯,用户可以点击“举报”,让“秘密”团队进行处理。可是毕竟“秘密”用户多、消息传播速度快,评判所谓的隐私与恶意又无特定标准,APP团队并不都能及时处理或者删除平台上的一些恶言,如何阻止“秘密”流传与蔓延?在安全性方面,真的能保证所发信息是匿名的?有的用户通过说话口吻、事件知情者等进行推断排除,就能大概猜到某些言论可能是谁发布的。研发团队虽然自己看不到匿名用户,但如何保证应用软件不出现漏洞、不被外部技术人员破解?关于信息的真实性,“秘密”上诽谤、污蔑、虚假消息泛滥成灾,甚至用户还可以使用假的手机号进行注册,又如何断定信息真伪?

  匿名社交环境亟待监管

  随着开放社交生态的逐渐蔓延,每个人都成了“透明人”,可以在实名制下享受网络的便捷,然而,开放社交网络普遍的问题是:需要理性、严谨而又专业的公共表达,这就导致我们常常无法“直言不讳”。

  很多时候我们也需要感性表达与情绪宣泄、需要“一吐为快”,而匿名社交服务就为我们创造了一种无需掩饰、无需用严谨的逻辑和清晰的语言、最自然最舒服的情感表达方式,这也正是“秘密”、“小声”等匿名社交应用如此火爆的原因。但是,虚假信息、恶意评论的泛滥,不仅让我们无法在匿名社交平台上得到相应的情感宣泄,反而增添了更多烦恼,这完全背离了应用开发的初衷。

  如何在匿名表达的情况下营造一个健康的社交圈子,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就当前的情况而言,匿名社交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与现实性,但也埋下了安全隐患,尤其是在中国市场,因此,匿名社交环境亟待监管,信息监管审核机制需要尽快形成。

  针对匿名社交应用,作为研发团队,需要在产品研发阶段加入相应的事前防护措施,比如发布消息时以窗口提示用户“谨慎行言”;设置举报机制,注重审核与过滤用户发布的内容,当几个人都举报某一内容时,可自动暂停其传播并送入审核队列,检验安全后再公开;注重监管审核,封禁并删除色情、煽动、人身攻击、虚假消息等不良内容。作为产品用户,应文明参与,不要逾越道德界限、损害他人名誉、传播不良内容,共同维护公共平台的正常秩序;遭遇侵犯或发现不良言论时,应大胆举报,要求平台删除相关信息。

声明:长城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新闻爆料联系方式:15511386191 QQ:648308142 。

关键词:恶意评论,泛滥,匿名社交,APP,走红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武亚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