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糖果问题最大 不合格率53.3%
节前食品消费高峰即将来临,为使消费者及时了解我市食品的基本情况,近日,温州市工商局联合龙湾工商分局向社会通报了节日流通领域食品监测结果。此次检测共抽样134批次,不合格46批次,不合格率为34.3%。 据悉,此次抽检内容涵盖炒货、米制品、水产品、滋补品、糖果和进口食品等六大类食品。“问题最大的还是儿童糖果。”工商人员介绍,本次抽检的儿童糖果共30个批次,不合格的有16个批次,不合格率高达53.3%。此类儿童糖果遍布于校园周边的零副食品店,大多包装粗糙,甜蜜素、安赛蜜等食品添加剂超标较多。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通过添加甜蜜素来替代食糖,从而导致甜蜜素超标,如果摄入过多的甜蜜素,会对人体的脏器造成损害,对老人小孩危害更大。工商部门发现情况后已责令相关经销单位暂停销售问题食品并予以立案查处,同时对问题食品追根溯源,发现主要源头在瑞安市农副产品市场后,立即再次组织检测。 本次抽检中,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超标问题也较突出。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超标会引起腹泻、肠胃感染。工商人员说,主要是部分厂家和超市的相关工作人员在糕点的生产、流通环节中,食品卫生安全意识淡薄,把关不严导致。 针对2012年节前抽检中发现问题较多,不合格率高于平均水平的腌制水产品、炒货等食品,2013年以来市工商局开展了有针对性的专项重点整治,第四季度抽奖结果显示,腌制水产品的不合格率由去年同期的57.2%降低到30%,炒货不合格率由33.4%降到15%,食品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但过氧化值超标问题仍存在于炒货、腌制水产品中。一些生产厂家采用了过氧化值已经超标的食用油为生产原料,经人体食用后会导致肠胃不适、腹泻,并损害肝脏。同时,部分不法商家为使炒货卖相更佳,在食品中添加过量胭脂红等着色剂。 在46个不合格批次里,22个批次出现标志不规范的问题。食品标签不合格主要表现在未标注标签(未标明“食品添加剂”:山梨酸、甜蜜素、安赛蜜、柠檬黄)标注不规范等。 由于此次监测到的不合格食品批次较多,工商部门先行公布首批不合格食品名单(22批次),剩下24批次将在履行完法定义务后于近期公布。 |
声明:长城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新闻爆料联系方式:15511386191 QQ:648308142 。 |
关键词:食品安全,儿童糖果,不合格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