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标签已经成为消费侵权高发区
漫画/高岳 2014年3月15日,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新消法)正式实施。大半年来,消费者权益保护纠纷有了哪些新变化? 记者从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人民法院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2011年至2013年,该院共受理消费者权益纠纷案件49起,而新消法实施不到一年,该院便受理此类案件50起,其中因食品、日用品的标签不用中文标识、翻译错误、不规范等问题导致纠纷的就有38起,占比76%。 进口茶叶只标繁体中文 2014年3月,姚某在一百货商场挑选了同一品牌9种不同风味的台湾茶叶。回家后,姚某感觉茶叶食用起来有异味,仔细查看产品外包装时发现,该茶叶外包装上有繁体字,有英文标签,但就是没有中文标签。 根据《食品安全法》中“进口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的相关规定,姚某向工商机关进行了举报,工商机关调查后对商场进行了处罚。同时,姚某诉至法院,要求法院判决商场方退还购物款并按十倍价款进行赔偿。 法院审理后认为,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对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禁止生产经营,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如果没有则不得进口。最后,在法院的调解下,超市方赔偿了原告损失。 以案释法 繁体中文不属于法定标签文字 据该案承办法官介绍,大型百货商场作为取得《食品流通许可证》的食品零售企业,应有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本案中,从台湾地区进口的茶叶包装盒上虽然有繁体中文及英文标签,但并不是食品安全法中所指的‘中文标签’,故该商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商场应承担退款并按价款十倍赔偿损失的责任。” 标准过期仍在制售服装 2014年6月,徐某在逛超市时,看中一款男士衬衫,因衬衫物廉价美,徐某便购买了20件,每件价格99元,总计1980元。但回家后,徐某发现该20件衬衫质量品质不一。 徐某查看衣服吊牌时发现,该衬衫使用的安全技术类别(GB18401-2003)已作废,且衬衫上没有按照法律的规定标注制造商的厂名、地址以及联系方式等。 徐某认为,超市销售的产品不符合法律规定,损害了其合法利益,要求超市方按照新消法规定,退一赔三。双方协商不成后,徐某向法院提起了诉讼。 法院审理查明,依据国家相关文件规定,2012年8月1日起,不符合2010版标准的纺织产品,确实已被禁止生产和销售。案件开庭后,商家积极和徐某进行协商调解,表示愿意赔付徐某提出的损失,最后案件以撤诉结案。 |
声明:长城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新闻爆料联系方式:15511386191 QQ:648308142 。 |
关键词:商品标签,消费侵权,高发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