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抓食品安全将加快“辣条”行业淘汰速率
商会要求“辣条”会员企业严格自律 对于食品安全问题,“辣条”生产企业老板们怎么看。李长根表示,“企业非常重视食品安全,商会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本人还是公务员,是平江派到郑州成立商会,其中重点工作就是提升平江人引以为豪的调味面制品产业的整体水平。” 李长根介绍说,为了提升调味面制品产业的食品安全, 2009年12月26日郑州市食品安全协会在商会成立了郑州市调味面制品食品安全分会;2011年7月22日,商会成立了调味面制品行业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和商会应急处理小组。 针对近期关于辣条的报道,李长根表示,商会组织会员企业召开了紧急会议,严格要求会员企业要自律并承诺,“一、坚持消费者人身健康安全高于一切的思想,把食品安全工作置于各项工作首位。二、认真学习新修订的食品安全,确实承担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杜绝违法生产行为。三、严把原材料进入关,生产环节卫生关,产品检测出厂关,遵循食品标准,确保食品安全。四、建立食品风险检测体系和食品风险评估制度。五、健全食品安全组织机制,积极排查食品安全隐患;六、积极配合政府的监管,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积极参与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共走,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信用意识,自我约束意识和职业道德修养。 生产车间。中国经济网记者王城/摄 “辣条”产业正在逐渐升级会让消费者更喜欢 谈起调味面制品产业状况,郑州市平江商会秘书长李长根向中国经济网记者介绍说,“调味面制食品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2002年调味面制食品企业开始在全国兴起,凭借着产品的独特风味,风靡全国,行业迅速发展;2007年12月20日,根据调味面制食品行业迅速发展需要,由河南省郑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制定的《调味面制食品地方标准》开始正式实施;2010年,调味面制食品行业开始走上了以质量、规模和品牌发展之路。”目前,行业已拥有“君仔”、“宇仔”、“卫龙”、“麦动”、“周小玲”等十几个在全国叫得响的产品品牌。 李长根表示,大部分调味面制品企业引进和实施了现代化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整个行业呈现出“原料生态化”、“生产规模化”、“传统食品工业化”的发展势头, 中国经济网记者随机走访了一家调味面制品生产企业—远征食品厂。中国经济网记者在生产车间看到,这里不但有严格的各种管理条例,也有设施齐全的风淋、清洗等设施。工人在进入生产环节前,必须要穿好工服,要经过的严格的程序通过风淋、吸手、消毒等,同事有监督人员负责监督员工不得马虎。 中国经济网记者在生产车间看到,“辣条”生产经过膨化成型、压条成型、调味、包装等环节,大多已经形成了自动化生产,其中只有包装环节需要大量人工需要向包装盒里码放产品外,其他环节基本形成了自动化生产。 远征食品厂的总经理李远征介绍说,远征食品工厂已经从2009年建厂以来,一直非常重视食品安全,我们严把食品源头关、生产关、检测关,重点掌控好原材料的进货渠道、生产的各个环节以及产品质量的检测,切实管好生产与销售的各个环节。同时我们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做到各个环节有人问,有人管,从而保障食品的安全。 在记者采访离开的时候,李远征向记者透露,“您看到这还是老工厂,新工厂正在建设当中。”他表示,新工厂建成后,会邀请记者和更多的新闻媒体去采访,到时候哪会让大家眼睛“亮”起来。 专家:该活则活,该死则死,食品安全是企业的生死门坎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的专家认为,“辣条”是一种根植于传统的“草根”食品,好吃不贵,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但与以往产业发展路径不同的是,决定辣条加工企业胜负存亡的不仅是价格,更是健康与安全。自2008年以来,辣条企业从2000家淘汰到如今的300余家,目前新一轮淘汰仍在进行中。在食品安全的门坎前,“该活则活,该死则死”这是市场的铁律!对辣条行业而言,食品安全将加快企业的淘汰速率,这是好事!在政府部门日益强化的监管压力下,如记者报道的黑心作坊,必死无疑,没有存在的空间。目前行业正处于关键时期,标准完善、工艺优化、扶优驱劣,是它的人间正道!) |
声明:长城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新闻爆料联系方式:15511386191 QQ:648308142 。 |
关键词:食品安全,辣条,行业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