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旗号的商店到底正不正宗?
随着多家“自贸区进口商品直销中心”的落地开张,市民对进口商品的采购热情几近爆棚。这种刨去中间流通成本的“直销”也让大家尝到了“平价买来进口货”的甜头。那么,家门口打着“自贸区”旗号的商店到底正不正宗?五花八门的食品标签里有什么奥秘?带着疑问,记者展开调查。 “分装”食品标签信息不全 朱女士告诉记者,家门口的水清路上春节前开出一家“自贸区商品西区直销中心”,引来了不少周边居民的光顾。然而,买了几次东西,她发现这家“直销中心”虽然主打进口商品,但有的商品包装破损、有的商品标签缺失,看起来“不太正规”。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朱女士说的这家“直销中心”。这家店开在水清路一茶城内,循着层层指示牌,记者总算在底楼最深处找到了这家店。说是“直销中心”,其实就是一间300平方米左右的超市,卖进口水果、生鲜、食品等,店面装修简单。看到记者,一位营业员立刻热情地迎了上来,向记者推荐“帝王蟹腿”和“澳洲带子”。“帝王蟹腿”用绳子捆着卖,上面没有包装,也没有任何标签。小盒装的“澳洲带子”和“北极贝”的标签上也只有价格,没有其他信息。 营业员说,“产地、生产日期和经销商等信息都写在大箱子上面,这是拆开来分装散卖的,所以没有再单独标。”记者还发现,部分生鲜产品的外包装已经破损,还有些真空包装的产品已经漏气,但依然被摆放在冰柜里供人挑选。 一字之差混淆顾客概念 市民宋小姐反映,都市路珠城路路口一购物中心的B1层某大卖场内,也有“自贸区”进口生鲜,产品标签就更让人疑惑了。“生产日期都被人割掉了,什么意思?” 记者来到该大卖场的生鲜区,冰柜上竖着醒目的广告:“全球进口海鲜,自贸区价直销”。多了一个“价”字,意义截然不同。原来,这里并不是卖“自贸区商品”,而是打着“自贸区”旗号销售进口生鲜,若不仔细看,很容易被误导。 记者询问,“这是自贸区直销的吗?”工作人员未正面回答,“你想买什么?”记者发现,冰柜里几样货品的标签多多少少都有些“异常”:鳌虾、帝王蟹等产品外包装上,超市自贴标签不完整,左侧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一栏都被刀片割掉,但标有原产地、经销商等信息的标签上,这些信息都在,不知何故;一盒售价208元的“阿根廷红虾”外包装破损,周身没有进口产品相关信息,超市自贴标签上只有价格,但生产日期、保质期一栏一片空白。 记者询问了几位工作人员,对方均讲不出原因,只说“我们都是这么贴的”。 “自贸区”冠名贴标有讲究 外高桥进口商品直销中心走红后,进口商品“直销”模式迅速蹿红。究其原因,主要是“直销中心”刨去中间流通成本,敢说自己的价格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然而,许多市民对“自贸区”概念模糊,加上最近市场上出现不少打着自贸区旗号的进口商品,让人难以鉴别真伪。 对此,中国自贸区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自贸区”的名字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叫的,需要机构授权,审核也很严格。记者查询获悉,目前在上海已开张十余家“自贸区进口商品直销中心”门店,水清路上这家并不在列。按相关规定,我国对所售进口商品的标签有严格的规范要求。首先,进口食品标签必须为中文,须明确食品名称、保质期、生产日期等信息。对检验检疫合格的进口食品统一加贴CIQ(检验检疫)蓝色圆形标志,包括酒类、饮料类、乳制品类、糖果巧克力类、罐头类、坚果炒类以及定型包装的食用油类。 专家提醒,对于标榜自己是“自贸区直销”的商家,市民还得睁大眼睛仔细甄别。 |
声明:长城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新闻爆料联系方式:15511386191 QQ:648308142 。 |
关键词:自贸区,直销,直销中心,澳洲带子,帝王蟹腿,北极贝,水清,进口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