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变成“消费劫”之忧
儿童节变“消费劫” 公园里热热闹闹,正等着小朋友来游玩;洋快餐店里熙熙攘攘,正用美食吸引孩子来大快朵颐;商家争先恐后促销,唯愿家长多给孩子派送礼物……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又来了,全社会似乎都在竭力营造一种让孩子快乐的过节气氛。细细品味,这种营造似乎都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共同指向:那就是消费。 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儿童经济每年都以超30%的速度在增长。但在儿童消费“高速奔跑”的大环境下,大多数家长对待如何给孩子过“六一”儿童节普遍缺乏新意,节日消费趋同的趋势特别明显。其中购物、到游乐场所游玩是家长和孩子们过节的主要方式。另外,在这一天,大多数家长消费也没计划,甚至是高消费,只要孩子开口,大多数家长都会满足孩子的要求,购买一些价值不菲的礼物给孩子。 很多家长乐于通过这样的节日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关爱。一位家长认为:“比较贵重的、平时不能轻易答应孩子的,我们就借这个节日来完成她的心愿。”这个儿童节,林女士为她四岁的女儿准备的是一台iPad。有家长抱怨,“过节的开销太大,我们是被商家劫,也被孩子劫了。” 而在消费的选择中度过“六一”儿童节,家长和孩子是否能收获快乐和益于身心的精神体验呢?记者就这些话题,曾多次采访过不少孩子和家长,得到的答案是:未必。很多家长和孩子都表示,不加理性,只局限于“消费”的“六一”,过去就过去了,很难留下深刻的记忆。 由于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变迁,人们的思维变了,生活方式变了,消费观念也变了,在儿童节到来之际,给孩子消费,让孩子拥有一份爱,一份快乐,一份消费,这本无可厚非。但“绝不应该是高消费,更不是铺张浪费。” 消费者一边喊“贵”,一边还是要选贵的买。家长们在“最好的都给孩子”的心理作用下,消费还是挑贵的买,这样更助长了儿童消费的高端化趋势。 “消费”绝对不应该是“六一”儿童节唯一的选择和主题,并且“消费”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快乐与消费无关 “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起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亮阔光明的地方,此后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 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的这段话,精确地概括了为人父母的心理。 现代社会竞争剧烈,许多家长忙于工作,平日里与孩子交流互动的时间比较少。因此,不少父母怀着对孩子的歉意和厚爱,在“六一”儿童节这一天,进行突击性、补偿性的“集中消费”。 著名心理学家、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彭德华认为,这种厚爱和“集中消费”是爱的异化,并且非常不理智,除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外,也无法让他们的精神层面得到更多的启迪,因此,十分不可取。 “过‘六一’儿童节,首要意义是让孩子们乃至大人都得到欢乐,但孩子的欢乐绝不仅仅局限于物质上的满足。有辨别意识的父母,应该在这个节日上,不单纯追求物质的享受,更应注重孩子的心灵成长。” 事实上,让孩子在“六一”儿童节这一天中真正感受到快乐、有意义,家长只要稍动脑筋就可以做到,譬如去郊外踏青,到图书馆看本书,在家里一起做顿饭,或者投身于公益行动,去福利院探望老人和孤儿,到农村看看庄稼是怎么长成的…… “买贵是出于爱,但孩子真的就能感受到吗?回想在父母膝下的快乐时光,有谁能记起父母曾送过的昂贵礼物?孩子所记住的,只是那些点点滴滴的关爱。过分的物质给予并不一定能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爱心,反而可能误导孩子将物质与亲情画上等号。”彭德华说。 她认为,家长在孩子自己的节日里满足孩子的愿望不是坏事,关键在于如何把握一个“度”,因为快乐与消费无关。 让孩子过一个开心难忘的“六一”儿童节,真正考验的是父母的创造力、育儿观念和爱的能力。而为了孩子身心健康,快乐成长,如何读懂童心的需求,尊重并正确引导孩子的选择,是“六一”儿童节所有家长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彭德华说,要让孩子心理健康,首先家长要有一颗健康的心。 |
声明:长城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新闻爆料联系方式:15511386191 QQ:648308142 。 |
关键词:儿童节,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