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记者魏铭言:食品安全报道应真实公正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作者: 2015-06-30 17:58:25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2015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暨第七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6月15日在京举办。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为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题活动之一,邀请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嘉宾围绕宣传周主题演讲,并有多个分论坛活动。图为新京报记者魏铭言发言。中国经济网裴小阁摄

  在今日于北京举办的第七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上,新京报记者魏铭言表示,媒体应积极参与食品安全治理,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理性认知。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媒体的宣传报道应真实、公正。

  他还表示,媒体应与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一道,努力打造权威、科学、理性的食品安全信息传播平台。

  以下是发言全文:

  我是新京报记者魏铭言,非常荣幸在新版《食品安全法》公布后、实施前,作为长期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的媒体工作者一员,在这里谈谈工作体会。

  近年来,关于食品安全的报道越来越多,很多媒体比如我供职的新京报,也将食品安全列入重点关注的新闻报道题材。

  但问题接踵而来,不少公共媒体的食品安全报道,被监管部门、行业内专家质疑不够专业、断章取义。另一方面,揭示问题的报道虽然在社会公众中引发巨大反响,但因为缺乏科学的范围界定、建设性的监管建议,在后续的新媒体传播中,由具体批次的问题产品,变成所有同类产品都有问题,甚至逐渐演变为正常产业链的破坏力,又因此引发媒体本身公信力下降。

  关于食品安全报道正确性的讨论,也延伸到此次《食品安全法》的大修中。

  与现行《食品安全法》相比,新修《食品安全法》着重引入了社会共治理念,规定新闻媒体应当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和知识的公益宣传,并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但也特别增加了一句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宣传报道应该真实、公正。

  这些表述,让包括我在内的很多长年参与食品安全报道的记者内心多少有些复杂。

  这些年,从药袋苹果、马桶水冰块到最近的食品添加剂妖魔化、草莓农药超标等食品安全热点事件,作为媒体记者,我们的内心都希望尽快去挖掘真相,拿到权威数据和解读,快速追踪报道监管部门的应对举措。

  但现实艰难。面对在朋友圈里,阅读量、转发量噌噌上涨的食品安全话题甚至谣言,我们感到无力和茫然。

  其实,问题并非没有解决路径。

  近年来,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报道的空间拓展也做了有益探索和尝试。

  比如,针对大桶(饮用)水国家抽检不合格率高的现状,近两个月,新京报与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药监执法总队),联合策划了大桶饮用水的地下生产链条的暗访和调查。专题报道很快会推出,我们也希望通过系统的、详实的、有理有据的系列报道,揭示大桶水市场存在的问题、安全隐患,并有建设性的追踪报道监管部门的整治措施,以及对消费者的安全提示。

  同时,我想再说说目前通过纷繁散杂的新媒体平台,在朋友圈里野蛮生长的食品安全谣言。

  面对谣言,我们常感无奈,就像刚才短片里所说的造谣张张嘴,辟谣跑断腿。前段时间我们针对牛奶饮料含肉毒杆菌的谣言进行辟谣解读,尽管我们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使用了诙谐、幽默、甚至调侃的新媒体语言,投入了最新最全的传播手段,但与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谣言相比,科学的传播力不只低一个量级。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谣言可以同时在成百上千个社交媒体平台传播,而坚持原创的食品安全科普平台,就那么松松散散的十几个、几十个,大家孤军奋战,阅读量、转发量并不高(很少能像谣言那样,轻易突破10万+)。

  其实,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去年食药总局搭建了食事药闻APP平台;同时,食品安全监管有关部门也在与我们沟通,探讨共同搭建权威的新媒体平台。

  正如新《食品安全法》所说,媒体是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一部分。媒体也同样希望与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一道,努力打造权威、科学、理性的食品安全信息传播平台。

  谣言止于智者。身处互联网+的时代,监管部门、专业机构、新闻媒体、社会组织虽然职责不同,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积极参与食品安全治理,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理性认知。期待能不断整合各方资源和热情,也坚信一定能够打造一个携手监督食品安全的科学舆论环境,传播理性声音,有效狙击食品安全谣言。

  因为我们每一个人,最终都是食品的消费者。

声明:长城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新闻爆料联系方式:15511386191 QQ:648308142 。

关键词:报道,食品安全,媒体

责任编辑:解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