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纤局分析报告:桑蚕干茧综合质量转向提升
近日,中国纤维检验局发布《2014年度桑蚕干茧质量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桑蚕干茧主要质量指标除万米吊糙同比持平外,其他质量指标均小幅提升,这是自2012年、2013年质量综合水平连续2年下降后,首次转向提升。 据统计,2014年,我国桑蚕茧生产总体稳定,鲜茧产量64万吨,桑蚕丝产量17万吨。全年桑蚕干茧公证检验总量6.3963万吨,同比增加6079.13吨;公证检验总量接近全国总产量的25%,受检桑蚕干茧经济价值逾66.4亿元。 2014年,桑蚕干茧年平均质量为4.2A3256Ⅱ,即:清洁/洁净等级为4.2A、毛茧出丝率32.30%、解舒丝长569.3米、万米吊糙4.3次。报告还透露,主要蚕茧产地中,云南、山东、陕西、四川综合质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江苏、浙江、重庆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广西、江西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不同的茧期中,早秋、晚秋、中秋、夏茧的质量优于年平均值;春茧的质量与年平均值基本持平;秋茧的质量低于年平均值。在主要蚕品种中,7532等7个品种的质量优于全国平均质量;而桂蚕1号等5个品种的质量低于全国平均质量。 报告还对造成桑蚕干茧综合质量提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报告认为,行业自律措施得到加强,规范了蚕茧收购秩序,严格执行《茧丝流通管理办法》和《茧丝质量监督管理办法》,把好了蚕茧质量评判第一关,蚕茧收购加工行为趋于规范;同时,各地质监部门和专业纤检机构加强了蚕茧收购期间的监督执法检查,有力地打击了质量违法行为,有效遏制了区域性、成规模的恶性质量违法案件发生;一些地方的龙头企业通过完善“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多种措施激发蚕农养蚕积极性,从源头控制了蚕茧生产质量;公证检验稳步推进,在促进市场价格形成,保证以质论价、公平交易中的作用明显。 报告分析,欠缺行之有效的扶持措施,生产水平整体提升缓慢;延续传统生产方式,产业发展后劲不足;鲜茧缫丝导致诚信危机都是引起一些地区出现区域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为了促进桑蚕干茧行业健康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中纤局建议要突出因地制宜、狠抓政策落实;完善标准化体系、加快技术装备研发进程;创新生产方式、培育规模化饲养;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加强鲜茧丝生产规范管理。 |
声明:长城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新闻爆料联系方式:15511386191 QQ:648308142 。 |
关键词:中纤局,桑蚕干茧,综合质量,转向提升,蚕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