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消费维权 >> 消费

飞机“逃票”事件,这次“规则论”打错靶子

来源: 新京报 作者: 2017-07-19 09:14:11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视点

  涉事家长的无心之失,承受不起“缺乏规则意识”的指控之重。

  有些问题来自“不经意”。

  比如,刚看到“逃票”、“家长掩护”、飞机被迫清舱等关键词,我们会想到什么?无语,钻空子,不守规则,这些词或许就像点击后自动蹦出的弹窗。但这类谴责,可能是基于无本之木。

  日前广受舆论关注的飞机“逃票门”,又迎来所谓“反转”。7月18日,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公布调查结果:涉事五名旅客系两名成人和三名儿童,均是首次乘坐飞机,误以为1.2米以下儿童不用购买机票,无故意逃票行为,不构成违法犯罪行为。

  不是“逃票”,而是误以为无需买票;没有“家长掩护”,而是安检漏洞太大。这番调查结论颠覆了很多人的预想,也让很多指向“规则意识阙如”的结论有被打脸之虞。

  昨日新京报刊发的《“熊家长”带孩子飞机逃票:荒唐背后的漠视规则》,将问题归结于“熊家长”漠视规则,就难言缜密。事实证明,轻易采信“家长掩护孩子逃票登机”的单方信源,且凭着经验化想象,就排除家长确实不知幼童要买票、过失主要在安检层层失守的可能,也有些大意。

  眼下舆论对涉规则议题的话题确实有些敏感,无论是老太投币还是“暴走团”,都能激起口水一片。因为规则意识是公共性话题最讨巧的切口。如果未守规则是有心之过,那落入公众泛道德话语的射程之内,不冤;但若那只是无心之过,大谈规则则失于苛责。

  在该事件中,飞机“逃票”匪夷所思,但如果将涉事旅客初次坐飞机的情景代入,又合乎情理。我们不能以老司机心态去奚落初学者的“无知”,正如刘姥姥进大观园,处在“鄙视链”上游的人看来她是“无知”,但若设身处地,或能理解她的眼界或生活经验短板。而我们不应失去对涉事家长应有的体恤与理解。他们的无心之失,也承受不了缺乏规则意识的指控之重。

  真正匪夷所思的是安检检票“三重门”的疏漏——安检口、登机口及舱门口等都是登机前的前置检查环节,可即便那么严格的安检程序,包括登机牌盖章核验,都没拦住无票者,这才细思极恐。就此看,这锅主要还得安检与地勤来背。

  这次,“规则论”之箭射错了靶子。这次,我们也该为对涉事乘客不经意过失的不经意“苛责”而惭愧。

声明:长城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新闻爆料联系方式:15511386191 QQ:648308142 。

关键词:飞机,逃票,安检

责任编辑:段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