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康宁 通讯员 王迪)3月22至28日是第三十五届“中国水周”,今年的宣传主题为“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河北省地矿局水勘院自1956年建院以来,在保障地下水生态安全和地下水资源科学利用的道路上从未停歇,围绕地下水开展了大量工作和研究,技术成果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技术人员正在测量漳河流速流量。河北省地矿局水勘院供图
誓将荒原变沃野
京津以南的黄淮海平原上,在滏阳河、卫运河和南运河之间,一条蜿蜒的小河流经邯郸、邢台、沧州等6市50县至静海经子牙河汇入海河,名曰黑龙港河。历史上,黑龙港流域是河北省重要的粮棉产区,也是旱、涝、碱、咸“四害”盛行之地,粮棉产量始终低而不稳。
1972年,国务院北方抗旱会议后,原国家计委地质局召开全国水文地质工作会议,要求河北省在“四五”期间搞清黑龙港地区地下水的补给条件和运动规律,尽快改变该地区农业多灾低产面貌,实现粮食增产丰收。次年,国家将河北平原(重点黑龙港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合理开发利用研究列为重点项目,河北省地矿局勇担重任,制定了1973-1975年河北平原(重点黑龙港地区)农田供水水文地质勘察科研规划,部署河北省地矿局水勘院(河北省遥感中心)等单位开展《河北平原(重点黑龙港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合理开发利用勘察》项目。
1975年,河北省地下水领导小组将曲周县确定为黑龙港地区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试点县之一,该院邯邢中队承担了此项试验任务。经过多次试验,得出了采用地下渠道送水对减少沿途水量渗失具有显著效果,该种送水形式除能大幅度提高水源利用率之外,还具有少占耕地、节省财力人力、低水高调和防治次生盐碱化四大优势,推广价值较为突出。
时至1978年,经过5年攻坚,河北省地矿局水勘院(河北省遥感中心)在黑龙港地区收获累累硕果,国家下达的任务圆满完成,《河北平原(重点黑龙港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合理开发利用勘察科研报告》更是一举获得全国科学大会二等奖,提出的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和旱涝碱咸综合治理方案对该地区粮食产量大幅提升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赴云南抗旱打井。河北省地矿局水勘院供图
抗旱找水保民生
2009至2011年,全国部分省份遭遇罕见的严重干旱,河北省和云南省尤为严重。2009年2月,河北省地矿局水勘院(河北省遥感中心)响应号召,投身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应急抗旱找水打井大会战,在定州市成功打出49眼供水井,覆盖该旱区50万亩耕地,解决了10个村庄、近2万村民的生活用水安全问题,对抗旱保苗、确保粮食丰收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0年春,河北省国土资源系统援滇抗旱打井专家组火速奔赴云南省曲靖市。时任该院总工程师王孟科凭借其丰富的岩溶地区找水经验,每天率领专家组成员翻越崇山峻岭勘查水源、确定井位,调整了钻探工艺并采取用泥浆作冲洗液以防止冲洗液在地层中流失的方法,率领技术人员历经五天的昼夜奋战,成功打出了该院在云南抗旱救灾的第一眼井。
易县石家统村抗旱找水打井现场。河北省地矿局水勘院供图
2011年2月,50年一遇的旱灾席卷华北平原,原国土资源部紧急部署抗旱打井任务,河北省地矿局水勘院(河北省遥感中心)50名技术人员再次出征。在不到两天时间内成功打出国土资源系统河北省抗旱找水的第一口井,啃下了硬骨头。随后又在易县、平山县打出40眼抗旱井,出水量均超过设计要求,解决了数十万百姓的饮水和农田灌溉难题。
易县应急抗旱找水钻井工地成功出水,一名老人欣喜地用碗去接涌出的井水。河北省地矿局水勘院供图
潜心研究求突破
连续的旱情为河北省敲响了警钟:当遭遇极端干旱气候时,应当采取什么措施来保障农业灌溉供水、居民生活用水及城市应急供水?为破解这一重大课题,河北省地矿局于2011年紧急设立了重点科研项目《河北省应急抗旱地下水供水能力与找水研究》。
作为承担单位,河北省地矿局水勘院(河北省遥感中心)的课题成果经专家鉴定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应急抗旱地下水供水能力研究方面居于国际领先水平。由于在河北省农业应急抗旱、缺水山区人畜供水及城市应急供水方面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该成果于2015年荣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
河北省应急抗旱地下水供水能力与找水研究成果鉴定会。河北省地矿局水勘院供图
2013年,该院技术人员再次奔赴重点缺水地区面积达8000平方公里的太行山区,开展《河北省太行山区及其重点缺水地区水文地质调查》,跑遍了516个旱庄,查明了旱庄地下水特征,提出了不同类型旱庄的找水途径,基本查明了含水岩类水文地质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和赋水规律,基本查明了典型泉域的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基本查明了太行山地区旱庄与重点城镇用水缺水现状,对革命老区抗旱保耕、解决旱庄人畜饮水困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河北省地矿局水勘院(河北省遥感中心)通过保障农业供水和水生态安全,已护航粮食安全66年。但在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还需清醒地意识到保障粮食安全任重而道远,稳产增产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要加强地下水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拓展遥感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深度应用,以地质多元之供夯实粮食安全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