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刷屏的科学谣言是如何炮制的?
“在北京待一天相当于抽20支烟”、“吃一包泡面需要解毒32天”、“微波炉加热食物会产生致癌物”……你的微博、微信朋友圈是否被这些看似“科学”的信息刷过屏?你是否也因恐慌而转发过此类信息? 近日,知乎网上一个话题引起网友热议:“高质量的科学谣言是如何被编造出来的”?网友说,“高质量”的科学谣言比其它谣言具备较高的“模糊性”和“迷惑性”,所以流传甚广、危害极大。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赶紧“涨涨姿势”,练几招“黑魔法防御术”吧。 编造一条“高质量”的科学谣言离不开四大“经典”要素: 1、良好的文字质量。有错别字、语句不通顺、格式不标准的容易引人怀疑; 2、内容需与受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相较于“北极星是北半球最亮的星”而言,“牛奶致癌”、“食盐能抗癌”等更容易在第一时间吸引大众眼球,从而呈现爆炸式的传播趋势; 3、具备“不严谨的科学性”。模仿“常识”,与各类信息混杂在一起,让人难以分辨,一种广泛应用于科学谣言中的手段便是“离开剂量谈毒性”,比如虾和大量维生素同时服用,可能会影响人体健康虾和维生素同时服用,会产生有毒物质海鲜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一起吃容易中毒上周台湾一少女同时吃了海鲜和维生素,暴毙而亡; 4、引用科研文献可以大大增强谣言的“可信度”。 网友秉着刨根问底的精神,还扒出一些造谣高手的黑历史:在网络兴起后,曾经的一些畅销书写手纷纷转行,做起网络营销来。在诱人的经济利益驱使下,大量带有营销目的的网络软文被生产出来,对于他们来说,造谣不是目的,吸引眼球才是目的。要的就是转发量、点击量和关注度。 另外,对于标题中有如下词汇的文章应当尤其谨慎:警惕、震惊、紧急通知、紧急求助、中国人注意了、央视曝光、太可怕了、太重要了、快转出去、转给你的家人和爱人、一定要看等等。 科普作家曹天元说:“如果一个人仅仅因为"崇尚科学",就对任何自然科学的流言都深信不疑,那只能说明,他崇尚的压根就不是科学,而恰恰是其相反面迷信。” 如何打破这种盲目的科学迷信、扼杀“高质量”的科学谣言呢?曹天元建议,一方面需要网络增强自身的净化能力,普及科学常识。另一方面,还需要网友自觉脑补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当面对一些来源不明的信息时,要学会运用一些基本的科学方法来辨伪存真。 如果说逻辑严密、证据充分的分析是对谣言的一剂猛药,那么培养读者的合理怀疑精神无异于一剂疫苗。 |
声明:长城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新闻爆料联系方式:15511386191 QQ:648308142 。 |
关键词:微信,朋友圈,科学谣言,如何炮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