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消费维权 >> 消费

端午将至龙舟制作迎旺季 东莞传统龙舟再昂龙头

来源: 金羊网 作者:王俊伟 2017-05-17 14:11: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师傅正固定大旁,在预先留的钉位处打钉

  临近端午,在东江支流中堂段,河涌蜿蜒环绕的斗朗村里,“斗朗霍灼兴龙船厂”又热闹起来。16日上午,船厂的老师傅们正给一条传统龙舟做大旁。龙船厂厂房内,只见一条高高扬起的传统龙舟雏形乍现。船厂负责人霍沃培老人介绍,传统龙舟近二十年没有做过,如今也只有这里才能造这种传统龙舟。传统龙全长26.5米,宽1.51米,采用杉木制造,船体和现代龙明显不同,预计下周可以下水。

  端午将至龙舟制作迎旺季

  从事龙舟制作近50年的霍沃培告诉记者,龙舟制作的旺季一般在农历三月至四月,每年这个时候,珠三角各地的客户前来定制龙舟,迎接端午“扒龙舟”比赛。

  霍沃培介绍说,在东莞,九成以上的龙舟出自中堂镇的斗朗、马沥、东向3个村。其中,斗朗村制作龙舟的历史最为悠久,口碑最为响亮。龙船厂的订单主要来自东莞水乡片镇街,以及增城、博罗、惠州等地区。今年农历三月开的工,已造了四条。正在造的这条传统龙工序更加复杂,要求也要高些,外人看似寻常的龙舟,其实每一处都有讲究,不同的位置,都有不同的弧度。一艘龙舟的制作工序十分复杂,从做底、装旁到打磨上油,至少需要10天的时间。

  走进斗朗龙船厂,制造龙舟的木头的香味扑鼻而来,地上到处散落着刨木花,2艘已做完起底的龙舟赫然映入眼帘。工棚内,六七位60岁左右的师傅们在霍沃培的带领下忙碌着,有的在刨木,有的用钢锯切板,有的来回搬运木板,有的在一旁抛光打磨。

  16日,这是这条传统龙制作的第五天。工人正在安装传统龙的大旁。长长的大旁底部刷上胶后,按照预留位置,装在舟体上,先用粗麻绳捆紧,定位后,开始固定……

传统龙舟制作就像这待修的龙舟,满蔽灰尘

  中堂龙舟制作后继乏人

  “斗朗霍灼兴龙船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五年前,记者全程采访该厂造船过程,时至今日,龙船厂内的一切还延续着老一代的传统,老工具、老技艺甚至连工人还是那些熟悉的老人们。遗憾的是,记者从霍沃培老人那里了解到,当年记者采访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舟制作技艺传承人霍灼兴(其弟),因为心脏病于去年离世了。以霍家为代表的斗朗村造龙舟历史已有两百余年。近年来,龙舟制作业陷入低谷,后继乏人,如今只有霍沃培和六七位老弟兄们一直默默地守着这项工艺。 

  尽管工棚里一片繁忙,但霍沃培和他的工友们谈起龙舟制作这门手艺,不免感到有些落寞。“以前是想学没人教,如今是想教无人学。”霍沃培说。

  龙舟船厂基本延续祖传技艺,靠子承父业传承。霍家两兄弟,都是从七十年代开始从事制造龙舟的。如何握斧子,如何使用锯子,怎么开料,到龙舟的弧度和龙骨制作的秘诀都是祖上手把手传授的。霍沃培告诉记者,造龙舟虽然很多是木工活,但做家具的根本做不了船,没有十几年的磨砺,根本担当不了师傅。由于每年只干几个月的时间,他儿子虽然已经学了几年,但火候还是不够。如今的行情,就算年轻人肯学,恐怕靠这个也没办法养家糊口。入行门槛高,回报低,是制作龙舟传承乏人的主要原因。

  “造龙舟的活儿,一两个人没法干,必须多人合作才能完成。现在干活的伙计们平均年龄都过六十了,如果他们能够有稳定的收入还能再坚持几年,不然只剩我一个人,是没办法做龙舟的,过两年恐怕我这厂真的要关门了。入行近五十年,真的担心家传的技艺在我手上断了。”霍沃培悲戚地说。

声明:长城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新闻爆料联系方式:15511386191 QQ:648308142 。

关键词:端午,龙舟

责任编辑:段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