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消费维权>>生活维权>>

养老新业态:可持续养老存三隐忧

http://www.hebei.com.cn 2014-05-12 09:24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随着地产、保险等行业企业争相进入养老行业,多种新型养老业态正在涌现。记者日前在北京、广东、湖南、湖北等地调研发现,养老业态创新推动了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但一些新型业态偏重硬件建设、规模扩张和资本运作而忽视养老服务管理,可持续发展存在不少隐忧。

  新型业态层出不穷

  记者了解到,目前新型养老业态主要包括产融结合模式、品牌输出模式、养老地产模式、全产业链模式等,这些模式体现出不同传统业态的融合创新。

  目前,多家保险公司在进军养老产业,实现养老服务和保险产品之间的嫁接。比如,合众人寿在武汉投资兴建了建筑面积达48万平方米的养老社区,一期工程启动区有2005套住房,可提供4000张床位。

  作为一家保险公司,合众人寿推出“买合众保险,住养老社区”的全新养老保险产品形态,保险客户购买了合众养老产品,就可提前锁定年老后入住养老社区的权利,享受“居住在家中、生活在社区、机构来服务”的退休生活。

  除保险运营模式外,有的养老机构向老人收取高额会员费或保证金后在金融市场上投资理财,或者直接将养老项目“包装”成理财产品,相关收益用于养老服务。比如,位于山东青岛的新华锦国际颐养中心是一个高端养老项目,老人交纳133万元以上的保证金即可免交服务管理费,而养老机构将这些保证金拿到母公司的金融板块上进行运作,相关收益用来支撑其养老服务的费用。

  而品牌和服务输出模式则是一种“轻资产”的商业模式,主要进行养老服务品牌的加盟连锁和指导运营,而较少做固定资产投资。以湖南康乐年华养老服务公司为例,这家公司向每个加盟机构收取50万元的前期指导运营费用和每年10万元的品牌使用费,由于投入较少、利润较高,使得康乐年华成为当地生存境况较好的一家民办养老机构。

  近年来,保利、万科、绿地等大型房地产企业以及一些地方房企都在大举进军养老产业,在各大城市拿地拿项目,以此作为房地产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选择。养老地产通常以高端项目作为切入口,在建设养老项目的同时配建并销售、出租房屋,租售价格一般比周边的商品房要高。

  记者调查发现,采取全产业链商业模式的企业则是谋求从机构养老到上门服务、从老年产品到人才培养的产业链全覆盖,这些机构在养老服务上也许是亏损经营,但会通过家政物业、老年旅游、管理咨询等综合业务来实现收益平衡。

  业内人士认为,新型养老业态的不断涌现,有利于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多种新型业态的探索,一旦能够形成良好的盈利模式,将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产业。

  可持续养老存三大隐忧

  养老服务体系的核心是“服务”,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社会资本在创新商业模式的过程中,往往停留在硬件建设和概念炒作层面,对服务团队培育和服务水平提升明显重视不够,其中存在的风险和隐忧亟待引起重视。

  ——重硬件建设轻养老服务,存在不可持续风险。记者调研发现,不管是养老地产还是产融结合模式,大多数养老机构将硬件建设摆在首要位置,豪华的建筑、先进的设施设备,“高尚生活”“国际典范”等醒目的宣传语,但真正应该提供的周到服务却难觅踪迹。比如,湖南某养老山庄于2012年建成,记者前去采访时发现,山庄里并没有老人入住,专门为老年人兴建的康复医疗中心虽然贴着医生照片,里面却空无一人。

  业内人士认为,养老项目能否长久,关键要看后续服务如何。有的养老地产项目只有地产而没有养老设施和服务配套,最初入住的健康老人一旦有了医疗、护理等养老需求,就没办法得到进一步的满足。

  ——重横向扩张轻精细管理,存在安全隐患。燕达国际健康城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总经理张滨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现阶段一些企业在全国各大城市“圈地”扩张是为今后布局,或者拿养老项目作为和地方政府谈判的条件,以争取到更多的政策扶持,真正的目的可能并不在“养老”。

  有专家担忧,这种追求数量而忽视服务管理的扩张,一旦风险管控不到位,就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事实上,养老是高风险行业,近年来一些养老机构就发生过多起老人走失、摔伤甚至致死事故。湖南省浏阳市民政局党组书记李建辉认为,随着养老产业的发展和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业,养老机构越来越多,如果制度设计和配套政策跟不上去,产生的问题和纠纷就不会少。

  ——重资本运作轻资产运营,存在“泡沫化”风险。有业内人士表示,一些养老项目收取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高额会员费,有的是为了填补自身巨大的债务黑洞,有的甚至是变相集资,一旦出现集体退住和资金链断裂,风险就会爆发。公开报道的资料显示,陕西、四川、浙江、云南等地就曾发生多起涉嫌借养老之名非法集资的案例,不少中老年人的养老钱被骗一空。

  亟待建立风险防控机制

  国内养老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如何对各类创新模式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监管,成为政府部门遇到的新课题。

  专家表示,养老产业要健康发展,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鼓励创新至关重要。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是创新的必要条件,而目前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之间存在不公平竞争,这使得很多民办养老机构面临“如何活下去”的考验,难以持续发展和创新。

  康乃馨养老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张伟认为,政府应促进形成规范良性的竞争机制,打造支持养老服务业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让社会资本、社会力量满怀信心地进入养老服务业,并成为竞争有序、有所担当的良心企业。

  同时必须进一步明确监管主体和监管责任。除了民政、人社、卫生部门,新型养老业态还涉及住建、保险等部门,监管主体多元化而监管责任不明确,很容易出现“谁都管、谁都不管”的现象。中国公益研究院养老研究中心主任高云霞认为,目前养老管理部门分割,缺乏合力,建议由民政部门牵头实行多重监管,将国家养老服务的宏观管理体制做实。

  在建立风险防控与分担机制方面,专家建议,一方面,对于可能存在的资金风险,应该要求养老机构设立单一账户进行监管,并报主管部门备案;另一方面,对于养老机构容易存在的安全事故风险,要加强监督检查,并推动商业保险公司进行养老机构综合责任险开发等。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院长黄岩松认为,政府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应引导养老机构防范风险,推动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养老机构在探索盈利模式的同时,在管理上要更加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

声明:长城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新闻爆料联系方式:15511386191 QQ:648308142 。

关键词:养老行业,可持续养老,养老服务体系,隐患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中国消费网
责任编辑:武亚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