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会影响小孩脑发育?如何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

来源: 中国食品科技网 作者: 2015-06-30 18:13:56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在食品安全类谣言里,食品添加剂算是高危品项。凡是说某某食品不安全的,都说是食品添加剂的问题。相信现在不少人听到食品添加剂就谈虎色变。

  例如昨天小穆看到的一篇关于椰汁的文章,里面提到所谓假椰汁用香精调制,还弄了个椰子奶精字样的照片。它不指名道姓说某某企业的椰汁存在问题,也没有说出所谓香精椰汁流向哪些市场,只是告诉你,椰汁可以用香精做,有毒,长期食用才会出现中毒特征、价格低、有问题等等,极具煽动性。

  这便是典型的食品安全类谣言,你找不到明确的怀疑目标,只能怀疑整个椰汁市场,普及面极广,所以就开始告诉身边的人,椰汁不能喝,一传十、十传百,正所谓三人成虎,假的也传成真的。

  椰汁本身没有问题,因为是它再怎么造谣,也不能说天然存在的、经过市场验证的水果有毒,所以只能剑指食品添加剂。这是食品添加剂一直很受伤的根本原因所在。

  下面,小穆将告诉大家,食品添加剂到底是什么,怎么识别食品添加剂安全谣言。

  ▲这是昨天小穆看到的香精椰汁文章中放出来椰子奶精照片。大家有兴趣可以查下上面的地址和电话。

  ▲小知识:“奶精”的正式名称为“植物性奶油”,又称植脂末,是作为咖啡增白剂而生,后来才被发现了别的用途的。所以关于奶精的使用,最常见的地方是咖啡厅,喝过咖啡的人基本都用过。

  食品添加剂存在的必要性“既然食品添加剂这么容易被拿来炒作食品谣言,本身又可能真的存在安全隐患,为什么国家还不禁止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呢?

  首先,要清楚一个事实。

  当人类的食品进入工业化生产之后,除了极少数的天然野生食品外,几乎没有什么是不含添加成分的。目前,近97%的食品中使用了各类添加剂。可以说,食品添加剂已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食品添加剂,我们现有的食品里,有97%是吃不到或则没法吃的。

  你可能反驳我,那难道我们的老祖宗吃的就不叫食物了?以前那个时代吃的东西多天然,多健康。

  请往下看。

  小贴士

  食品添加剂被誉为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那些对食品添加剂谈虎色变的人,很难想象上面这句话的含义。

  食品添加剂在现实应用中,主要作用大概有几方面:

  1、防止变质;2、改善食品感官性状;3、保持提高营养价值;4、增加品种和方便性;5、方便食品加工;6、其他特殊需要,如糖尿病人可用的无营养甜味剂。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许多和食品添加剂有关的知识百度上都有,大家可自行上网查阅。这里就不再复制黏贴了。

  食品添加剂的源头在哪里?

  其实食品添加剂并不是只在现代有,从古就有。古人发明的一些调味料、防腐材料就是最早意义的食品添加剂。

  如果按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那么盐、糖、酱油、醋、酒、辣椒等我们老祖宗发明并一直被使用的调味品都属于食品添加剂的范凑。

  其中盐的存在大概是最显眼的角色,首先,它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长期不吃盐,人就会浑身无力,还会由于体内缺少钠离子而使电解质平衡失调,产生一系列组织器官的功能紊乱。不过盐如果过量摄入,同样会导致白内障和高血压疾病。

  另外,盐也算是防腐剂的较早存在,腌制品的历史甚至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以前,这类东西大多被称为调味品、增味剂。但是在化学这门科学出现之后,一切都可以用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学分子式代替了,而且可以精确用量,于是就有了食品添加剂这一说法。

  小贴士

  古人也有食品添加剂安全隐患对于食盐的危害性,古人也早有认识。古人认为,“喜咸人必肤黑血病,多食则肺凝而变色”。

  现代食品添加剂的代表应该当属味精。

  味精的前身是高汤。高汤其实也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但是煮高汤太麻烦了,有没有办法可以直接加一种东西就能使食物味道大不一样呢?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无穷的,在1909年,人类发明出了这种物质——味精。

  味精是由日本化学教授池田菊苗发明的,当他有天喝了妻子做的海带黄瓜片汤后,发现味道非常鲜美,于是就埋头研究,最后从海带里提取出了一种叫谷氨酸钠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只要放极少量,汤就变得鲜美,于是就出现了味精,日本人叫味之素。后来,这种物质被中国科学家吴蕴初带回中国,并且他从麦麸里也提炼到了谷氨酸钠,于是味精在中国开始普遍。

  但是,现在生产味精已经不用从这些粮食中生产,因为耗费粮食太多了,现在的味精都是用酵母生产,这种方法产量更大更方便。

  关于味精的食品安全的争论,也早已有定论。实际上,它和盐一样,本身是无害的,无非是摄入量的控制,一般控制在一天20克内就没有问题。中国人吃味精比外国人多,一般平均12克一天,而外国人才6克左右。但这些都在正常范围内,只要不拿味精当饭吃,都不会出现问题。

  小贴士·关于味精的科普二则

  1、如果在100℃以上的高温中使用味精,会转变为对人体有致癌性的焦谷氨酸钠。所以炒菜时不要一开始就下味精。

  2、如果在碱性环境中,味精会起化学反应产生一种叫谷氨酸二钠的物质(改物质无危害,但会改变味精本身的味道)。所以味精在使用和存放时要注意,不要和一些碱性物质如做面包用的小苏打、茶等共同存放,蔬菜瓜豆类也不宜和味精共同使用。正确认识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食品非法添加物

  相信现在如果去百度一下这个标题,你会得到很多答案。

  中国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一直以来非常严苛,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管理也都非常严格,在食品非法添加物的判定标准中有一条是:其他我国法律法规允许使用物质之外的物质。

  也就是说,中国法律法规中有明确的可允许使用物质,超出这个范围的都属于食品非法添加物。所以不要轻信市面上某某类食品使用了××香精、××染色剂的谣言,能够经过安全认证上市的食品都有无数双眼镜盯着,包括国家机关、包括他们的竞争对手、包括上下游渠道商、包括各种合作伙伴、包括职业打假人……一旦出现违规,说不定连出现谣言的机会都没有。

  还有值得一说的是:中国对食品安全的管理远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以不要轻信进口食品就安全的说法。仅添加剂而言,我国允许添加的食品添加剂只有2400多种,而美国允许添加的食品添加剂有5000多种,还不包括香料香精。

  另外,所有食品添加剂和盐、味精一样都有摄入量的标准,过量则有害。那些说使用××香精有问题的,它是真的有问题,不过这种问题和盐、味精是同类型的问题,不要被煽动性的语言所蒙蔽,没必要恐慌,也没必要假道学一棍子敲死,按着日常的生活习惯继续过日子就行了。

  小贴士

  关于防腐剂的正确认知你是不是经常因为看到某某食品绝不添加防腐剂的标注,就觉得防腐剂是很恐怖的存在?

  实际上,不使用防腐剂具有更大的危险性,这是因为变质的食物往往会引起食物中毒的疾病。另外,防腐剂除了能防止食品变质外,还可以杀灭曲霉素菌等产毒微生物,这无疑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

  如何正确看待食品安全如果正确识别食品安全谣言?

  其实想识别食品安全谣言非常简单。无非一个信和不信的问题。

  谣言之所以让你觉得可信,是因为它会列举一系列案例来说明危害性,然后再使用专家、业内人士等字眼来证明它的危害性是可信的。

  辨别它真的很简单,只要看看它有没有具体的专家的名字和机构,看看它说的业内人士有没有连名带姓就行了。一般谣言是不会具备这两样东西的,因为它经不起考证。如果涉及的专家、机构是真实存在的,那这个机构绝对第一时间会站出来辟谣,而非推波助澜。业内人士也一样。

  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看看谣言所指对象是否针对整个产业就行了。如果是,那就绝对是谣言无疑。因为这样一会增加传播力度,二会增加辟谣成本。

  还有再进一步的验证方法,就是百度一下谣言所提及的专业名词,基本上就能一清二楚。

  也可以验证一下谣言内出现的企业、地址、电话是否真实存在的或是否相关联,很简单,百度。

  再说一个最近的消息

  根据6月28日的法制网报道,从2014年至今年一季度,工商部门共查处全国范围内食品主体违法和行为违法案件1. 4万件,其中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1.21万件。

  看到这里你有没有觉得很恐慌?呀,身边的食品安全这么严峻啊?1.4万件呢!

  首先,这是15个月的合计数据,全国范围三十四个省,平均一下,每个省400余件食品类案件,每个省每月大概27件左右。一个省那么多城市,真正能发生在你身边的食品类案件,一个月都不见得有一次。就算这些案件大多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这数字也不会高多少。

  另外,食品安全问题相对集中在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中。而《侵害消费者权益处罚办法》中规定的相关条例就有22大条37小条(含网购7日无条件退货),这么一对比,大致就能看清楚中国现在的食品安全是否可靠了。

声明:长城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新闻爆料联系方式:15511386191 QQ:648308142 。

关键词:味精,添加剂,食品安全

责任编辑:解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