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价随美农报告起舞 进口商巨亏沦为鱼肉
芝加哥大豆期货走势 战争名称:2014年国际大豆之战 战争双方:卖方和买方 战场: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国际大豆现货市场 卖方构成:美国农业部、大粮商和国际基金 买方构成:大豆进口企业、贸易商、压榨商 战役经过:2014年1月至7月,共7次大型战役 武器装备:由播种面积、天气、单产、消费、库存、成本等数据构成的USDA报告,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 战争时间:2014年1月至6月30日 战争胜负:卖方完胜——美国大豆高位销售完毕,基金实现完美逼仓,美方趁机低价收购南美大豆补库存。 买方损失:每吨亏损200-400元;龙头企业东凌粮油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亏34,000万元,而去年同期则盈利3,028万元。 原因分析:话语权旁落,国内企业境外暴露底牌,国内缺乏权威信息数据等 美国农业部(USDA)在3月-6月的报告中接连下调美国大豆库存,推动期货价格扶摇直上,“配合”基金连续在CBOT逼仓到最后一刻。“此轮市场行情的环环相扣,再次证明了USDA的高超操盘能力,也再次展现定价权的威力。”一位市场人士感叹说。 2014年以来,在美国农业部(USDA)报告的推动下,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价格扶摇直上,最高涨幅近26%。无数中国大豆进口企业或贸易融资商在经历了痛苦的煎熬之后,被迫高位“点价”,巨额亏损之后退出战局。被国际基金狩猎的悲壮一幕再次重演。 战役过程如下:USDA在3月—6月的报告中接连下调2013/2014年度的美国大豆结转库存,推动大豆期货价格扶摇直上,“配合”基金连续在CBOT大豆3月、5月、7月合约上逼仓到最后一刻,把南美丰收的利空也当利多炒,营造了极端浓厚的利多氛围。 而6月30日突然在季度库存和播种面积报告中释放极度利空,市场一夜之间翻转。此时价格暴跌,于美国利益而言是完美的:美国大豆该卖的卖了,且都卖出了高价,并成功低价收购南美大豆补库存;中国买家在高位该点价的也点完了;基金逼仓也获得了完美结果,净多单开始转为净空单。真的是一举多得。 “我不是阴谋论者,但此轮市场行情的环环相扣,无缝对接,再次充分证明了USDA的高超操盘能力,也再次展现定价权的威力。”一位市场人士感叹说。 硝烟还未散尽。业内人士分析,国际资本在期货市场上赚得盆满钵满之后,或会趁中国油脂加工及下游行业洗牌之际,继续低价收购困危企业,实现低成本进入或扩张,进一步挤压中国的民族大豆压榨业生存空间。
|
声明:长城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新闻爆料联系方式:15511386191 QQ:648308142 。 |
关键词:国际大豆,进口商, 巨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