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价随美农报告起舞 进口商巨亏沦为鱼肉
七次战役完胜而退 第一次战役:1月份卖方处于排兵布阵阶段,双方对峙并不激烈。CFTC数据显示,大豆期货多单量维持在23万手左右,净多单维持在1.5万手左右。 1月份USDA相继公布了月度供需报告和季度库存报告,数据均相对中性,也符合市场预期。当月大豆期货价格冲高回落,波动较大,但涨跌幅有限。 不过,卖方意外得到买方内线支持:海关数据称,中国在2013年进口大豆6,338万吨,规模创下纪录高位,较之前一年增加8.6%;且因压榨利润上升推动需求,2013年12月大豆进口跳涨至740万吨。受此激励,芝加哥大豆期货1月、3月合约均有一定涨幅。 第二次战役:卖方欲擒故纵,诱导买方步步逼近埋伏圈。CFTC数据显示,2月份投机基金不断增持大豆期货多单,至月末,持有的大豆期货多单高达282,790手,净多单达到211,816手。美国农业部2月供需报告以表现平平的数据来掩护投机基金进场。而从市场表现看,其掩护效果确实斐然:报告公布后,美豆盘面价格结束七天连涨,小幅回落。其中3月合约下跌6美分,报收1325.50美分/蒲式耳;5月合约下跌5.25美分,报收1312.25美分/蒲式耳;7月合约下跌2.50美分,报收1295.50美分/蒲式耳。 第三次战役:卖方诱多心态过急,战术出现小失误,不得不通过小幅减持多单来“安慰”买方。数据显示,整个3月份,投机基金一直在减持大豆期货净多单。 从3月供需报告看,美豆出口预估值上调、期末库存下调,同时报告还分别下调了全球大豆产量和期末库存数据,数据是利多的。但在报告公布之前,市场对报告预期过高,普遍认为USDA会大幅下调各项关键数据,而报告的实际数据均低于市场平均预期,令投资者大失所望,导致利多的数据对市场实际影响偏空。 投机基金诱多失败,在报告公布后,CBOT豆类期货市场大幅回调,其中最活跃的5月合约大幅下挫39美分,跌幅2.7%,成为2014年1月21日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第四次战役:卖方汲取上次教训,再也不敢轻敌,此次格外重视农业部报告的利多效果。4月供需报告内容显示,继续下调美国和全球大豆期末库存。其中美国大豆库存量预估为1.35亿蒲式耳,3月为1.45亿蒲式耳,市场此前预估值为1.39亿蒲式耳。无论是与上月数据相比还是与市场预期相比,均为绝对利多。同时,USDA将全球大豆库存预估值下调至6941.5万吨,3月预估值为7064万吨。双重下调给市场带来充分利多影响。报告公布后,CBOT大豆期货5月合约期价盘中曾冲高至15.12美元,后来在获利了结盘打压下冲高回落,盘终仍上涨12.75美分,报收于1495.25美分/蒲式耳,仍为2013年7月23日以来的最高水平。 第五次战役:4月供需报告的效果之佳令投机基金深受鼓舞,5月供需报告继续鼓吹利多,将此次战役向纵深发展:预计美国陈作大豆年末库存预估为1.30亿蒲式耳。新作大豆产量预计为36.35亿蒲式耳,创纪录高位。数据显示美豆旧作库存低于市场预期,新作产量创纪录且库存高于预期,引发买旧卖新套利交易,美豆表现为近强远弱。CBOT大豆期货7月合约上涨17.50美分,报收1487美分/蒲式耳;8月合约上涨15.50美分,报收1422.75美分/蒲式耳;11月合约上涨2.25美分,报收1226.25美分/蒲式耳。 值得注意的是,投机基金已经悄然减持,开始为大撤退做准备。CFTC数据显示,投机基金持有的净多单从166,501手下降到116,898手。 第六次战役:发布2014年6月供需报告,利多利空消息齐出,借期货价格的震荡,不断吸收更多的买盘进入。而投机基金继续伺机出货,此间净多单下降21769手或17.5%。 报告内容显示,2013/2014年度美国大豆期末库存数据下调到了1.25亿蒲式耳,约合884万吨,这占到消费预期的3.7%,成为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时将2014/2015年度全球大豆期末库存数据上调了65万吨,达到创纪录的8288万吨。 报告公布当天,CBOT大豆市场剧烈波动,四分钟内波动幅度超过10美分,走势忽涨忽跌,收盘时7月合约下跌17美分,报收1445.50美分/蒲式耳;8月合约下跌12.50美分,报收1382.75美分/蒲式耳;11月合约下跌8.75美分,报收1220.75美分/蒲式耳。 第七次战役:卖方全线出击,6月30日公布的美国农业部种植面积报告极度利空:当日的种植报告预测,美国2014年大豆种植面积为8480万英亩,年比增加11%。预测收割面积为8410万英亩,年比增加11%,也将创纪录水平,较2013年增加740万英亩。密歇根、明尼苏达、内布拉斯加、纽约、北达科他州、俄亥俄、宾夕法尼亚州、南达科他以及威斯康辛州种植面积创历史纪录。受此影响,当日美豆暴跌70.2美分或5.57%,基本上令买方毫无退却的机会。投机基金净多单继续大幅减持11034手或23%。而截至2014年7月8日的过去一周,投机基金持有的大豆期货净多单居然下降到4,478手。可以说,投机基金在七次战役完胜后已实现全身而退。 基金埋伏始于去年 业内人士分析,实际上,本次美国基金逼仓的时点最早要追溯至2013年第三、四季度。当时,中国大豆压榨行业压榨利润由上半年的亏损严重转向了利润丰厚的状态。同时,2012年的美国大豆欠产导致大豆2013/2014年度库存使用比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且不能有效恢复。为了防止大豆供给不足,中国买家在丰厚利润的吸引下加大了大豆的进口力度,进口数量高于去年同期且高于实际需求,同时也造成了美国库存的急剧下降。 2014年3月31日,美国农业部季度库存报告显示,截至3月1日美国大豆库存降至9.923亿蒲式耳(约合2682万吨),为2004年以来最低。但农业部报告没有反应的是:我国大豆港口库存却不断增加,4月末我国大豆港口库存增至约660万吨,超出合理库存20%以上。 但由于前期集体看空美盘,国内大豆进口企业有不少订单没有点价。而令未点价企业措手不及的是,随着船期邻近,在美国库存降至历史低位和南美大豆产量下降的炒作下,CBOT大豆期货价格不断上涨,CBOT大豆合约价格自去年8月的1212.8元/蒲式耳持续上涨至今年4月末的1530.8元/蒲式耳,涨幅逾26%。 长江期货分析师韦蕾分析表示,价格上涨的背后推手是国际基金。从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公布的持仓数据看,2014年1月以来,CBOT大豆期货净多持仓持续攀升,净多持仓从1月7日142263手增至2月25日211816手,创下阶段新高,增幅高达49%。 中国粮油商务网总经理刘贤武说,美国农业部是美国人的政府机构,无论是数据采集还是报告公布,更多的是为美国的本国利益服务。南美尤其是巴西大豆是美国大豆的最大竞争对手,中国是世界大豆的最大消费国,也是美国和南美大豆的最大进口商,从报告公布的历史数据和CBOT期价波动情况来看,在南美大豆出口期对CBOT大豆期价的打压以及在美国大豆出口期对CBOT大豆期价的推涨现象比比皆是,从概率论角度看,基本可以形成规律。 “CBOT价格形成是以美国为中心,美国农业部数据单纯着眼于美国国内库存,我国国内大豆基本面变化情况在CBOT被‘选择性’地忽视。在美豆库存降至历史低位的表象助推下,知道中国进口大豆企业有大量未点价的国际资本,持多单大举进入,抬高CBOT大豆期价,目的是逼中国油厂高位点价。”韦蕾说。 “甚至国内的一些产销数据也要到美国农业部网站上去查找。”银河期货分析师梁勇无奈地说,这种情形屡次上演,但毫无办法。国内从政府到企业长期沿用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没有权威数据可供全国各类企事业单位使用,导致国内投资、交易只能按照美国指挥棒的方向走。 管窥进口商损失 虽然详细统计进口商特别是部分贸易融资商的具体损失难度很大,但刘贤武分析,以进口巴西豆为例,以180美分的贴水来计算,如果此前被迫在1400美分以上点价,按目前的油粕价格来看,每吨要亏损400元以上,有部分进口商以当初将230-240美分左右的价差将点价转到11月,按目前的11月合约价格来计算,每吨压榨亏损大约也会在200元左右。 而龙头企业广州东凌粮油(行情,问诊)股份有限公司的201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也显示,其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亏损34,000万元,而去年同期则盈利3,028万元。该公司的业绩变动原因说明如下: 2014年上半年,国内大豆加工行业形势严峻。上半年国内大豆进口量比上年同期增加幅度较大,导致大豆加工产品的供应量也大幅增长;同时,下游饲料、养殖、餐饮等行业均不景气,导致市场对豆粕和豆油的需求持续低迷。随着养殖业旺季的到来,二季度豆粕需求已逐步小幅改善。 由于美国国内大豆库存紧缺,美国芝加哥期货价格在上半年有较大幅度的上升,造成公司原材料采购成本和套保费用大幅增加,原材料采购与成品销售价格倒挂情况严重,导致上半年全行业压榨利润出现严重亏损,但二季度行业压榨利润亏损幅度较一季度有所收窄。 |
声明:长城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新闻爆料联系方式:15511386191 QQ:648308142 。 |
关键词:国际大豆,进口商, 巨亏 |